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是我國核能領域首個獲準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以“全方位安全監控、防控核事故發生”為研究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電安全狀態評估與事故防控研究”“核電裝備及其材料服役安全研究”“核電人因可靠性與人機交互研究”“核電先進測控及其可靠性研究”四個方向,研究從全生命周期進一步提升核電安全性的理論和技術。
為了聯合行業內相關科技創新力量,發揮國家級平臺優勢互補功能,實驗室設置開放課題,推動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領域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實現科技成果共享,有效引領和帶動行業技術水平,支持具有重大意義和應用前景的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
一、 主導思想
1、申請課題應圍繞我國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領域內面臨或即將面臨的重要科學問題;
2、申請課題應符合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
3、課題研究工作應具有國際前瞻性和創新性;
4、研究內容應注意實際應用的可能性,研究目標和預期成果應明確且符合實際。
二、 資助方向
詳見附件1。
三、 申請要求
1、申請資格
(1)申請者應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獲得博士學位,能獨立承擔研究課題,其研究方向應符合當年發布的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2)申請者依托單位應屬于高校或科研院所,不接受依托單位為企業性質的申請者進行申請;
(3)申請者與課題負責人應為同一人,且與依托單位具有實質勞動關系;
(4)同一申請者原則上不允許作為課題負責人同時申請及正在執行本實驗室課題數量超過2項。
2、申請和審批程序
(1)每項課題資助額度為10-20萬元,最遲需在簽訂合同后24個月內完成結題驗收;
(2)申請者編制《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附件2)及《開放課題答辯PPT》(附件3);《申請書》一式兩份,項目組成員需全員簽字,并經所在單位同意加蓋公章后,于2021年10月31日24:00之前郵寄一份至實驗室通訊地址,一份申請者留存;同時將《申請書》可編輯電子版、《申請書》蓋章掃描版以及《答辯PPT》電子版發送至實驗室電子郵箱,材料統一命名為“X.X課題-單位-姓名-申請書”“X.X課題-單位-姓名-答辯PPT”,“X.X課題”以指南內的課題名稱為準,不允許隨意更改;發送郵件時,請同時反饋郵寄信息,并電話或短信與實驗室確認收到郵件,逾期所有材料實驗室不予接收;
(3)收到申報材料后,實驗室組織學術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委員等相關人員組成專家組,對開放課題進行評審,擇優資助(評審答辯信息另行通知);
(4)課題獲批后,由實驗室為每項課題配2至3名實驗室固定人員作為合作者;
(5)實驗室與獲批者簽訂《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任務合同書》(附件4),并在合同書中明確課題研究的總體目標、工作計劃、任務節點、驗收時間、需提交的成果清單、經費報酬和知識產權歸屬情況;
(6)開放課題與訪問學者制度相結合,課題負責人自動成為本室名譽客座研究人員。
3、申請時間
2021年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截止日期為2021年10月31日24:00,執行起始時間為簽訂合同后24個月,具體起始時間以任務合同書簽訂時間為準。
4、考核指標
課題結題需以“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完成單位至少發表兩篇SCI\EI期刊論文(其中SCI期刊論文至少一篇),且第一署名單位為本實驗室,詳細考核指標請見附件1。
5、課題管理及經費使用
課題承擔方應按課題進展,在課題執行時間達到執行期限一半后的30個工作日內提交《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中期進展報告》(附件5);課題完成后,課題承擔方應在合同規定的日期截止前,向國重實驗室提交課題驗收申請,提交《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結題報告》(附件6)并附相關成果和經費使用決算的紙質和電子材料。承擔開放課題的負責人或課題骨干在實驗室進行客座研究期間,可免費使用實驗室公共資源,其他費用如住宿費、生活補助、專家咨詢費由開放課題經費承擔,客座研究期間需遵守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
6、聯系方式
聯系人:燕芯弘
聯系電話:0755-84432383 18566286046
通訊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黃閣路天安數碼城5號樓核電安
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收件人:國重辦(收) 18566286046
郵 編:518172
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二〇二一年九月
附件1: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2021年度開放課題指南
附件2:《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模板
附件4:《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任務合同書》-模板